新近上映的迪斯尼真人版电影《花木兰》(对,就是刘亦菲主演的那部),对一名搜索电影取景地的老鸟来说,无异于一场灾难。
首先作为新片,其取景地信息就极其匮乏,一般只有娱乐新闻只言片语,语焉不详的碎片化报道。
其次《花木兰》讲的是个中国故事,其主要片场却在新西兰人烟稀少的高山大河之间,一涉及到没有特定地标的自然风光,要定位具体的拍摄位置就难如登天。
再次,《花木兰》还有个杀手锏,CG特效,你以为是实景,其实只是绿幕上的幻影。
所以要不要做《花木兰》,我其实是相当踌躇的。影片名称在任务列表里写了又删,删了又写。但最终还是在反复核实谷歌街景,反复搜索核查娱乐新闻中坚持了下来。因为这部好莱坞大片不管如何诟病,如何的“呆若木兰”,其壮丽旖旎的风光,唯美而不失真的调色渲染,却是确定无疑的。
首先要破除的美好幻想,是寻找木兰家的土楼。
福建传统民居,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土楼只是为影片提供了一个原型,据说参照的是南靖县河坑土楼群。
片中的土楼是剧组在新西兰的摄影棚一砖一瓦搭起来的,周围青翠欲滴的田野环境则是依靠绿幕后期添加。
让中国观众很介意的是,土楼是明朝才出现的民居样式,且远在南方的福建,而花木兰却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。不过,这只是影片反映出的老外不懂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小的例证。
明白了这个前提就不难理解,影片中的土楼并不是现实中某一座土楼的复制品,木兰家土楼的名字还被随意命名为“延福坊”,好像福建土楼一般都叫“XX楼”,没有叫“XX坊”的吧。
真正使用了土楼现实原型的影片是《大鱼海棠》,虽然是动画,但片中的土楼基本由现存土楼临摹而来,比如女主角椿居住的就是福建土楼中最大最出名的承启楼。
然后是重头戏,新西兰的大好河山。
自从电影《指环王》系列大获成功后,实景地新西兰的处女地的壮丽风景,似乎成了含有幻想元素电影的首选。
《指环王1》剧照,阿刚那斯的王者之柱,取景于新西兰卡瓦劳河(Kawarau River)。
另一方面,《花木兰》要重现1998年动画版中战场雪崩的场景,因此木兰从军的边疆军营和战场周围,要随处可见雪山,军营和战场则需要平地,新西兰南岛的高山河谷地貌完美符合这两个要求。当然,中国观众可以将雪山视为“喀喇昆仑冰雪封”也不违和,毕竟都是冰川侵蚀的结果。
纵贯新西兰南岛的南阿尔卑斯山脉,在第四纪冰期结束时经历了冰川退缩造成的侵蚀,因为冰川向南极退缩,所以山脉东南麓尽是U形谷,冰雪融水令这些U形谷形成河谷或狭长形的湖泊。
据报道,木兰从军加入的新兵军营,就在其中一个河谷——阿胡里里河谷(Ahuriri Valley),“阿胡里里”显然是新西兰土著语毛利语音译,意译啥意思就不知道了。
阿胡里里河从雪山走来,绵延向东七十公里,其上游约四十公里都是河谷。依照远景镜头中的山形分析比较,稍微花了点功夫,可以确定木兰军营的位置就在河谷刚刚由窄变宽的地方。
这里的阿胡里里河很细,河滩却平坦宽广,四周都是高耸峻峭的雪山。河谷虽然被划为自然保护区,但相对不是那么红火的旅游景点,河谷里只有零零星星几家小旅馆。
剧组在宽广的河滩上建起中国古风的军营布景,运来一批战马,木兰在新兵军营的生活就此展开,在董将军点拨下开发自己的“气”,结识“不知木兰是女郎”的红颜知己宏辉,感悟“忠勇真”后随军出征,和柔然大军交战。
智勇双全的木兰只身转移了可汗的投石机的进攻方向,成功引发一场雪崩。这时,经常在背景里晃的新西兰雪山终于发挥了作用,告诉观众发生雪崩是多么顺理成章。
沿阿胡里里河向下游走,走出河谷,紧靠河北岸的陶土崖(Clay Cliff)是新闻报道中最明确的一个取景地。陶土崖是一处风化的峭壁,是由粘土和小石头组成的巨大的尖峰石阵,形貌独特,给人印象深刻,因而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观光景点,辨识度也最高。
木兰从军的路上,“暮至黑山头”,本应是“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”,然而人困马乏的木兰却在陶土崖遇见了家族图腾凤凰,于是立刻精神抖擞,“关山度若飞”地赶赴边疆军营。
柔然营地,以及雪崩大战后中军驻扎的边塞小城,在一片怪石星罗棋布的荒原上。有新闻报道透露这里是新西兰南岛中部的普本水库(Poolburn Reservoir)。
仔细对比了水库实景图和剧照,只能说整体地貌十分相像,毕竟在一片乱石滩上找到和剧照相同的实景图像简直是不可能的。
普本水库是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为减少失业率而修建的,其周边的乱石滩地貌,却是千百万年前冰川退缩的产物。南岛中部这片平坦的地区,冰川缓慢南退,裹挟的石块就留在原地,形成乱石滩。
这片乱石滩也是电影《指环王2:双塔奇兵》的取景地,拍摄了洛汗国人民逃难的场景。
另一个同样来自新闻报道,而找不到相同实景图的地点,是木兰在战场上和女巫仙娘第一次见面的那个硫磺湖。
新闻称,剧组在新西兰北岛外海的怀特岛取景,作为刘亦菲和巩俐狭路相逢的地点。仅仅是取景而已。演员在摄影棚绿幕前拍摄,后期将怀特岛的景加入背景里。烟雾缭绕,虚虚实实,想通过实景确认?门儿都没有。
怀特岛是新西兰北岛以北外海普伦蒂湾一座无人居住的火山岛,直径约2公里,整座岛就是一座火山,且是新西兰最活跃和最大的火山,自1826年以来,已有大大小小35次喷发。怀特岛也是著名的火山观光景点,人们可以乘船或坐直升机游览。如果安全条件许可,游人甚至可进入主火山口 。
最让我崩溃的地点,是木兰和她的战友们提水桶爬山的地方。
看电影时,觉得这座新西兰的高山实在太美了!山本身似乎并不巍峨,但山下就是宽阔壮丽的河谷,反衬出登山路上的人是如此渺小。
等到木兰利用“气”成功登顶,将河谷对面的绵延的雪山尽收眼底,又是一番气吞山河的快感。
然而,看似浑然一体的风景,似乎是由两个地方合成的。山峰本身在一个我还不知道的地方,山峰的周围环境则是取自库克山国家公园(Aoraki/Mount Cook National Park)。
首先通过新闻报道,以及《花木兰》片场工作照,可以推断出“提桶上山”场景确实在库克山周边拍摄,一张工作照还显示刘亦菲和导演在站在山顶,背景中就是库克山本尊。
库克山位于南阿尔卑斯山脉中段,海拔3754米,是新西兰最高峰。
山峰周边山地和塔斯曼河谷,自然而然被认定为新西兰最壮丽的风景,划定为库克山国家公园,成为新西兰著名旅游胜地。
冯小刚2019年电影《只有芸知道》曾到库克山国家公园取景。
木兰提桶上山,山峰之外的环境背景,取自库克山机场东面山顶,从这里可以俯瞰宽阔平坦的塔斯曼河谷,远眺可见河谷对面绵延的雪山(镜头如果向右转,就可以拍到库克山)。在木兰登山和登顶的镜头中,这些实景的细节都得以确认,从而可以推断出山峰的位置。
然而,真正跑到那个背景契合的位置上,却发现山峰本身和影片中差太多。人家木兰爬的山,久经风化,山形圆润。而库克山机场东边的山,全都是冰川尖削斧凿后的暴力现场。怎么解释这一矛盾呢?唯一推断是剧组做了个合成,将别处的圆润山和库克山周边的环境揉到了一起。
讲中国故事,还是要把摄像机放在中国。
虽然《花木兰》全片充斥着CGI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存在常识性的错误,但还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,来中国取景。
片中的中央皇城取景于襄阳唐城影视基地。
因《妖猫传》而名声鹊起的襄阳唐城,如今已成为中国知名旅游景点,以及闻名全国的“汉服摄影基地”。
皇城建筑是唐朝风格,历史时间和南北朝接近,这点还好;影城风没有像《妖猫传》那样好好处理,偷出一股奇异的假。唐城不大,因此将《花木兰》中的皇城和唐城的具体景点一一对应并不是难事。
另外,中央皇城里有浙江横店影视城的零星镜头,因为秦王宫大殿前气势恢宏的大台阶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因此导演想方设法将这段台阶揉到襄阳唐城里。
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画面:一群大臣和妃子在唐城的金水桥前漫步聊天,桥的另一端是高大的台阶直通秦王宫大殿。移花接木还不算太违和,只是老外不明白,中国古代的妃嫔是绝不允许在皇宫大殿露面的。
相比皇城,取自中国的自然风景就顺眼多了。
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,新疆吐鲁番的库木塔格沙漠,其关键词就是丝绸之路。调色师也在这两个地方大显身手,丹霞调成赭红,沙漠调成金黄。
木兰在雪崩大战后,因暴露了女儿身而被军队驱逐,独自在张掖丹霞山上啜泣时,女巫仙娘再次现身。两人进行了一段不知所云的对话,木兰就立刻奔回军队驻地报信。
张掖丹霞是中国彩色丹霞地貌的代表地区,拥有“最美七大丹霞”之一的美誉,是中国色彩造型最丰富的丹霞风景区。
早年被中国导演开发为电影取景地,张艺谋的《三枪拍案惊奇》,姜文的《太阳照常升起》都取景于张掖丹霞。
影片中女巫仙娘出场,附身于丝绸之路上的商人,拍摄于新疆吐鲁番的库木塔格沙漠。
画面中的沙漠看似一片浩瀚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。其实拍摄地库木塔格沙漠的面积只有1880平方公里,是个非常迷你的小沙漠。
库木塔格沙漠卫星照片,北边紧挨着一片绿色就是鄯善县城。
而且,沙漠北边紧挨着鄯善县城,号称世界上惟一与城市相连的沙漠,早就被开辟为沙漠风景区卖门票,牵着骆驼招徕游客,真的是一点都不荒凉。
此外,库木塔格沙漠西边不远就是著名的火焰山景区和高昌古城。
至此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一整部《花木兰》只找到九个取景地,其中一些还是不能实景确认的。木兰提桶登山的那座小山包依然不知所终,且毫无线索。柔然大军进攻边塞,据说全是布景加CG。
总体而言,像《花木兰》这种自然风光实景加特效的奇幻影片,除非影响力特别大,实景地特别美,我一般不会碰,因为难度实在太大。但是为了新西兰的大好河山,为了中国的唐城丝路,发掘美,还是有价值的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